为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文化发展,7月11日下午,拉斯维加斯网上总站机关二党总支基转所党支部党员,前往西安市未央区康久养老院进行关爱慰问活动,开展“敬老爱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题党日活动。
康久养老院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设养老床位75张,其前身是未央区草滩敬老院,是基转所支部的关爱慰问定点单位。在王院长的带领下,大家走进房间,与老人亲切交谈,关心老人生活,为老人提供健康咨询,关爱活动深受老人们的欢迎。

基转所支部书记曹慧玲与康久养老院的老人亲切交谈
基转所支部全体党员精心为老人挑选了优质米、面、油,无糖苏打饼干等,为老人们带来一份温暖与关爱。支部书记曹慧玲代表支部赠送了慰问品,并表示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医学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将与康久养老院开展长期合作,定期慰问关爱老人,敬老爱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未央区养老事业尽一份力量。

基转所支部党员慰问关爱康久养老院
下午,支部党员乘着中亚峰会的东风,跟随彭妈妈的脚步,探秘百年易俗社,开展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活动。
西安易俗社原名陕西易俗社,创建于辛亥革命第二年1912年,距今已111年,是中国仅存历史最悠久的剧社之一。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倡导创办,以“移风易俗、辅助社会、启迪民智”为办社宗旨,是我国第一个集戏曲创作、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

基转所支部党员与西安易俗社领导、演员亲切合影
随着讲解员精彩讲解,支部党员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西安易俗社博物馆,了解易俗社的发展历史。世界上具有半个世纪历史的剧团用有三个:法国的“法国芭蕾舞剧院”、前苏联的“莫斯科大剧院”、中国西安的易俗社。西安易俗社于2014年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西安易俗社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百年来,在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发展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独有的印记,以秦腔戏曲为载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挥了重要的“移风易俗、辅助社会、启迪民智”的作用。尤其在“西安事变”的政治舞台上发挥了自己独有的作用,让大家印象深刻。瑰宝光华扬古风,薪火相传待后生。西安易俗社在历代社员的共同努力下,踏着先贤的脚步,创造了时代丰碑,也让秦腔文化在祖国乃至世界的文化舞台上发扬光大。
随后,大家一起欣赏了西安易俗社的经典曲目火焰驹与苏武牧羊的精彩片段,表演结束后,西安易俗社社长惠敏莉、副社长陈超武和张亚娥、办公室主任李林强、参加表演的青年演员与支部党员亲切互动,上台合影留念,沉浸式体验传统秦腔戏曲文化魅力。大家纷纷表示,这次主题党日活动形式丰富,内容新颖,精彩纷呈,提升了大家对传统戏曲文化的认同,对弘扬传承传统戏曲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意义深远。(供图:秦魏;审稿:苟兴春;编辑:贺春霞)

支部党员沉浸式体验传统戏曲文化魅力